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

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

[觀後感] 心中的小星星 ( Taare Zameen Par )


前言:
其實這是教育學程中特教課的心得報告,因為難得是1000字以上的文章加上已經修畢+畢業,所以就把它貼在這裡了。當然報告是不能講劇情的,反正有很多blog的劇情介紹寫得很詳細。

本文:

心得報告-電影《心中的小星星》 

        電影《心中的小星星》描寫一位飽受學習障礙之苦而自我放棄的小孩伊翔,因一位新美術老師尼康而走出困境發掘自我潛能的故事。在這部影片中,我們可以很清楚的明白何謂學習障礙,還有體認到一位老師如何灌注愛於教育上,慢慢的啟發學生,使學生成長、銳變。

        看到這部影片,我才真正了解到,什麼是學習障礙,也才發現,在以前的求學階段,識曾有遇過這類的同學:成績吊車尾,寫字都寫的不像字,常被老師點名不專心,完全和影片中的伊翔一樣。這類的學生在班上總是邊緣人物,被老師責罵,學生嘲笑,最無辜的是常常被罵笨,但他們的智商卻是正常的,只不過是中樞神經出了問題。最有名的學習障礙患者,莫過於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-愛因斯坦吧。記得愛因斯坦傳記的編者曾抱怨,這位大科學家的手稿,不僅很多單字都拼錯,連字母也寫錯,這不就跟伊翔的作業本一樣嗎?上帝關起了他們的一扇窗,也為他們開了另一扇門。這些學習障礙的患者雖然在一般的課業表現上有學習的困難,但也許是學習障礙的某些特質,使他們在某些方面擁有優於一般人的表現-就如伊翔的繪畫天份。

        當一個家庭裡出現了與一般人不同的孩子,如學習障礙兒童,家人的心態會如何?一開始大部分的人都會很難接受吧。如法國文學家尚路易.傅尼葉(Jean-Louis Fournier) 以作品《爸爸,我們去哪裡?》談起他多年來避而不談的兩個殘障兒時,已經過了四十年後。大作
家都如此,更何況是一般人呢?當然,伊翔的爸爸,這位社會的中堅份子,也是很難去面對的。要不是尼康老師拿著印有日文的玩具盒,要伊翔的爸爸念出上面的文字,並大罵念不出字的爸爸這麼懶惰,這麼不用功,伊翔的爸爸才漸漸理解到自己兒子的感受,才漸漸接受學習障礙的事實。也許有些家長會因為擁有這類的孩子感到丟臉,不敢面對大眾,這也許就需要借社會團體的力量來協助他們走出來了,畢竟對於自己沒遭遇的處境是很難將心比心的。

        然而,我比較重視的,是我們的教育對於學習障礙兒童的重視程度,也許真的是學習障礙太不容易被辨認了,絕大部分的患者,都被歸類為成績不理想或是不努力的一群,縱使被診斷出來,有多少人可以像伊翔一樣,遇到同樣是患有學習障礙的老師尼康,一位真正瞭解他,真正願意用心的一步一步引導、教導他的教育工作者。也許是我們的社會價值,太看重分數的高低了,因為這是衡量如何成為醫生、工程師或律師的標準,畢竟世界上只有一個愛因斯坦,他所專長的數學與物理總被人視為最高等的學術領域,但很多人的天份是如繪畫、音樂之類所謂的藝能科目,而很多教師或家長的觀念仍位於『這又不能當飯吃』的思維。這抹煞的不僅僅一個人本身的天份,重要的是一個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,就像是《讓天賦自由》一書所提到的,我們現有的教育制度,是為供應工業社會而建立的,作者提出了創造力
和識字能力應是同等重要的觀點,而這正是我們社會缺乏的價值觀。

        看完這部電影,我沉思許久,身為一位大學生,我們都是在記憶、理解與背誦方面取得優勢的一群,對於這類的學習障礙學生,現在才能有點體會到,他們在現有教育體制下所遭遇的困難,目前的我們對於整個體制不能改變什麼,但我們能做的,就是關懷,如果遇到學
習障礙的學生,多放一點時間,多放一點愛心。關懷將是最大了力量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